雷火体育赛事 首页 雷火体育赛事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 雷火体育赛事 > 新闻动态 >

杨开慧母亲90大寿留影,毛家因事没去人,主席送200元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2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伟大领袖毛主席,世人敬称为“神圣”,但他生活中如常人,身为人子、人夫、人父,同样深受亲情牵绊,无法超脱。

毛主席自幼孝敬父母,婚后与杨开慧恩爱有加,且与岳父母相处融洽,内心已将自身与杨家视为一体。

杨开慧牺牲后,毛主席常询问其母近况,得悉尚健在,深感欣慰。虽事务繁重无法亲往探望,但他总会派人送去物品以表关怀。

杨开慧母亲90寿辰之际,杨家成员稀少,毛家亦因故未能前往。但毛主席心系此事,专门寄去200元作为贺礼,以表敬意。

【杨开慧母亲全力支持毛主席的革命事业】

1914年,毛主席考入湖南省立师范,其才华品行获教授杨昌济赏识,杨常在家提及并赞誉毛主席。

杨昌济之女杨开慧,自幼博学多才,受留学海外父亲熏陶,思想开放且爱国。常闻父亲赞誉其高足毛主席,愈发心生好奇。

后来,父亲向杨开慧展示了毛主席的读书笔记,字迹工整,且含对中外历史人物的深刻见解,令她即刻产生敬佩之情。

杨昌济学识渊博,备受学生尊敬,且乐于与学生探讨学问。因此,他最爱的学生如毛主席、蔡和森、陈昌等常聚其家中。

杨开慧因读过毛主席笔记,初见来家聚会的毛主席时,格外。

在讨论问题时,杨开慧参与其中,积极发表见解与看法。

杨开慧注意到,她发言时毛主席专注倾听并点头;反之,毛主席发言时,她也全神贯注,对革命道理深感兴趣,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倍增。

两人渐熟,常共学讨论。随着深入交往,毛主席与杨开慧由相互欣赏转为爱慕,终成恋人。

1920年1月17日,杨昌济逝世,毛主席与杨开慧兄妹共同守灵并处理后事,此后两人关系更亲密。同年冬天,毛主席与杨开慧结为夫妇。

毛主席与杨开慧婚后,视岳母向振熙为至亲,极为孝敬。向振熙对毛主席这个女婿很满意,也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的革命事业。

杨昌济毕生献身教育,家境贫寒。逝世后,未留遗产。妻子向振熙在料理后事后,手头仅余有限资金。

毛主席进行革命活动时急需经费,四处筹措仍不足。向振熙得知后,立即将手头所有钱交给女儿杨开慧,让她速转交毛主席。

向振熙不仅在经济上支援毛主席的革命事业,还在行动上给予其重要支持。

毛主席与杨开慧婚后居于清水塘,向振熙同住于此,以便为他们的革命事业提供掩护。

三子相继诞生后,向振熙全心投入照料孩子,不让夫妇二人分心,使他们能专注投身于革命事业。

【女儿牺牲 向振熙忍着悲痛将外孙送往上海】

革命形势趋严,毛主席舍妻儿,全力投入革命,率队上井冈山。杨开慧携子随母返故乡板仓。

杨开慧回乡后继续秘密革命,彼时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搜捕毛主席,却始终未能找到其踪迹。

湖南国民党反动派得叛徒密报,知杨开慧返板仓,遂将其捕入狱,意图逼问毛主席的消息。

杨开慧面对敌人酷刑,坚守不屈,令敌人愤怒。因无法从她处获取有价值信息,敌人于1930年11月14日残忍杀害了她。

60岁的向振熙得知爱女牺牲,如遭五雷轰顶,天旋地转,随即晕倒。

苏醒后,向振熙见年幼外孙围哭,心碎不已,立刻将孩子搂入怀中,自己也忍不住放声大哭。

我党地下党组织获悉,敌人誓要捕获毛主席,并计划对其三子不利,遂决定送三子往上海,投靠在该地党中央机关工作的叔叔毛泽民。

党组织安排杨开慧嫂子李崇德陪同杨母向振熙,共同负责将毛岸英三兄弟安全护送至上海。

为确保安全,李崇德与向振熙遵照党组织指示,为三子女更名易姓,并调整家庭称谓,外婆变奶奶,舅妈变妈妈。

1931年前夕,李崇德与向振熙依地下党组织安排,携三名子女自板仓启程,踏上前往上海之旅,一切事宜皆已筹备就绪。

春节后,他们历经辗转,安全到达上海,顺利将毛岸英三兄弟转交给毛泽民。

向振熙回湖南老家后,与三个外孙完全断了联系。

她心中始终铭记着对三个孩子的深切思念,常站屋前凝视远方,喃喃自语,重复着三个外孙的名字。

【毛主席对杨家的深厚情谊】

1949年8月4日,长沙和平解放。毛主席询问杨开慧母亲向振熙近况,得知其健在后甚感欣慰,随即发电报致以问候。

朱仲丽之父与杨昌济为留日同学。9月,朱仲丽将返长沙探亲,毛主席托她看望向振熙及杨开智、李崇德夫妇,并带去信件与衣物。

向振熙老人展开毛主席亲笔信,熟悉字迹映入眼帘,往昔记忆瞬间涌来,他顿时泪流满面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,虽日理万机,仍不忘挂念向振熙老人,常询问其近况。

1950年,向振熙老人迎来八十大寿,毛主席于繁忙中备礼,遣毛岸英归家祝寿,并分别向老人及杨开智夫妇致信一封。

向振熙见外孙毛岸英专程祝寿,并收到毛主席亲笔贺信,激动落泪。她紧握毛岸英手,哽咽询问毛主席与毛岸青近况。

谁能料到,祖孙俩20年后的重逢竟是永别。毛岸英为外婆祝寿后,即赴抗美援朝战场,不幸在朝鲜牺牲。

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一直瞒着老人,她仍满怀期盼,等待着大外孙再次前来相聚。

1951年,毛主席派二子毛岸青代其回乡,探望外婆。此次行程意在延续亲情,表达对外婆的关怀与思念。

1960年,向振熙九十大寿,毛主席本意让毛岸青归家祝寿,但因毛岸青身体欠佳,未能如愿。故而在向老寿辰之际,毛家因特殊情况未能派人到场。

杨家当时人口稀少,杨开慧的亲人仅剩兄长杨开智与堂妹杨开英。

杨开英乃杨开慧叔父之女,其兄杨开明同样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。

杨开英视堂兄杨开智为亲兄,关系密切。她也常探望大伯母向振熙,陪伴聊天,二人相处融洽。

毛主席了解杨开英与向振熙老人交好,于老人九旬寿辰,致信杨开英代祝寿,并寄二百元,由她决定购礼或直接赠予老人。

众人对毛主席托杨开英代向老人祝寿不解,因有子杨开智却未直接致信。后来,原因才为人所知。

毛主席与杨开智关系良好,但解放后杨开智致信毛主席,请求调京工作。毛主席阅后,礼貌地回绝了其调动请求。

他再次致信毛主席,谋求职务晋升,却遭拒绝。因此,毛主席开始与杨开智疏远。

在向振熙老人九十大寿之际,毛主席深思熟虑后,决定让杨开英代送寿礼,以表达自己对老太太的祝寿之意。

向振熙老人九十大寿庆典热闹非凡,她满心欢喜。为纪念此次珍贵聚会,众人与老人共同合影,留下美好回忆。

向振熙老人在寿宴上,除参与全体合影外,还与兄弟姐妹五人专程拍摄了一张六人合影。

向振熙的兄弟姐妹当年与毛主席、杨开慧关系亲密,在他们于长沙进行革命活动时,这些长辈都曾给予帮助和掩护。

毛主席不忘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长辈,每次派儿子探望外婆时,总叮嘱他们也去拜访这些长辈。

1962年11月,向振熙逝世,毛主席深感悲痛,因故无法赴湘悼念,遂致信杨开智劝慰,并附五百元作为悼仪。

提议让老人与女儿杨开慧合葬,并在信末重申:老夫人虽逝,但我们仍是一家人,亲密无间,彼此不分。

面对毛主席对杨家的深厚情感,杨开智夫妇深受感动,泪水盈眶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